<nav id="wgcmy"><code id="wgcmy"></code></nav>
  • <sub id="wgcmy"></sub>
  • <dd id="wgcmy"></dd>
      <nav id="wgcmy"><optgroup id="wgcmy"></optgroup></nav><sub id="wgcmy"><table id="wgcmy"></table></sub>

      用戶名: 密碼: 免費注冊 會員服務
      網站導航 | 設為首頁 | 化工字典 | English
    1. 當前位置:化工資訊 > 圖片新聞 > 我國清潔能源發展正不斷提速

      我國清潔能源發展正不斷提速

      http://www.defuxin.com.cn   更新時間: 2022-07-13 10:24:17   中國改革報

        在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引領下,以創新驅動變革正在成為能源領域的重要使命。國家能源局總工程師向海平在會上指出,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,在確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,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,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,也是能源行業必須回答的重大時代命題。

        能源變革持續加速

        隨著“雙碳”目標的提出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步伐持續加快。據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介紹,截至2021年底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和風電裝機、光伏發電裝機三者均占全球1/3以上,其中水電、風電和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占全球總裝機的29%、40%和36%,分別連續17年、12年和7年穩居世界首位。2021年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10.63億千瓦,占總發電裝機比例達45%。

        今年上半年,面對疫情、供應鏈價格擾動等不利因素的挑戰,可再生能源發展持續保持平穩快速增長。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5月底,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達到11億千瓦,今年1-5月,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4281萬千瓦,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1%,已成為我國發電新增裝機的主體。

        與此同時,能源技術革命也不斷加快。向海平指出,目前,我國初步建立了重大技術研發、重大裝備研制、重大示范工程、科技創新平臺“四位一體”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,按照集中攻關一批、示范試驗一批、應用推廣一批“三個一批”的路徑,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,有力支撐了重大能源工程建設,對保障能源安全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        在眾多能源新興技術中,氫能技術近年來實現快速發展和突破,支撐氫能產業發展成為能源變革的重要方向。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兼氫能分會會長魏鎖指出,我國氫能產業雖起步較晚,但發展較快,目前已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,基本具備規模化發展能力。

        據魏鎖介紹,目前,我國氫燃料電池已批量應用,形成了動力堆、空冷堆、發電堆等系列產品,催化劑、質子膜、碳紙、膜電極等關鍵材料部件技術實現國產化;堿液制氫技術國際領先,PEM制氫已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產品開發;70MPa儲氫容器已推廣示范,固態、液態、管道等多種儲氫技術和裝備處在研發驗證階段,建成加氫站數量超過250座;風光發電制氫以及氫能在交通、工業、建筑等多領域應用布局加快。

        風光氫儲時代來臨

        目前,我國風電、光伏和氫能等清潔能源發展正不斷提速。易躍春表示,在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引領下,2025年,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將達到約20%,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將達約10億噸標準煤,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將達到約3.3萬億千瓦時。他預計,“十四五”期間,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將超過50%,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將實現翻倍。

        在這一過程中,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作用將逐漸凸顯。向海平表示,當前,能源科技創新進入持續高度活躍期,可再生能源、儲能、氫能、智慧能源等一大批新興能源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迭代,成為全球能源向綠色低碳轉型的核心驅動力,推動能源產業從資源、資本主導向技術主導轉變,對能源地緣政治和世界經濟發展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。


        隨著氫能產業的發展成熟,可再生能源與氫能、儲能融合發展的創新業態將不斷涌現,推動風、光、氫、儲“同行”時代來臨。魏鎖表示,氫能是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既可以形成獨立供應和應用體系,又能與電相互轉換、耦合發展,并能夠在電網、熱網、氣網之間形成有效的協同和互補,增強能源系統的安全性。

        近年來,眾多大型能源央企和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加快布局氫能產業,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與氫能融合的“綠氫”領域布局中不斷取得突破。據中國石化集團新星石油公司執行董事、黨委書記黨力強介紹,中國石化是全國最大氫能生產利用企業之一,“十四五”期間,氫能產業正在按照相關布局迅速推進。

        黨力強表示,中國石化堅持綠氫方向,以供應潔凈能源和減少碳排放為指引,近期依托現有煉化企業副產氫氣資源和綠電優勢地區,通過改造或新建高純氫生產設施,打造一批規模化的供氫中心和綠氫利用示范工程;中遠期將根據風電光電等綠電技術發展,重點布局風電光電核電等低成本綠電制氫,穩步推進煉化企業綠氫規模化應用,助力公司碳減排、碳中和。

        創新護航雙碳目標

        在“十四五”時期,“雙碳”目標給能源變革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。向海平指出,我國能源行業正在進行革命性變革,處于新舊動能轉換和低碳化、綠色化轉型的關鍵時期,以構建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為目標的能源轉型發展將為我國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
        “我國新能源發電技術和裝機規模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,但在‘雙碳’目標下,能源體系轉型發展的任務依然緊迫和艱巨。”魏鎖表示,新能源發展目前面臨著技術、資源、法規、標準以及體制機制等諸多發展中的困難和重大問題,需要有關各方以創新性戰略思維積極應對,積極主動地去研究、去探索、去創新、去突破。

        對于新能源未來的發展思路,易躍春強調,首先要堅持創新驅動,把創新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根本動力,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。同時,還要堅持多元迭代,優化發展方式,構建多能互補、因地制宜、多元迭代發展新局面;堅持系統觀念,統籌電源與電網、可再生能源與傳統化石能源、可再生能源開發與消納的關系。

        此外,易躍春還認為,在新的階段,新能源發展要堅持市場主導,健全市場機制,不斷提升可再生能源自我發展、自主發展能力;堅持生態優先,貫穿到規劃建設全過程,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的生態環境效益和生態治理效益;堅持協同融合,統籌加強各類政策協同,推動可再生能源與新技術、新場景深度融合,拓展發展邊界。

        而在氫能領域,政策的協同和統籌同樣重要。黨力強指出,為避免綠氫產業無序發展,應統籌謀劃、合理布局,政府大力培育應用場景,科研單位做好技術研發,企業做好綠氫生產應用,三方形成發展合力,進一步助力我國綠氫產業健康、有序發展。


        化工制造網將隨時為您更新相關信息,請持續關注本網資訊動態。

      文章關鍵詞: 能源儲能
      化工制造網信息客服熱線: 025-86816800
      免責聲明:化工制造網上刊登的所有信息不能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或可靠性;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來源出處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請您自行加以判斷并承擔相關風險。
      ?
      日本黄色视频在线观看 - 视频 - 在线观看 - 电影影院 - 品赏网